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寒食节又叫什么节(它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2023-05-26 06:08:22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58 次0 评论

在“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这一天,要求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并带上烛台、酒、肉等物品去扫墓祭祖。

清明是二十四农事节气之一,意为高深莫测的清净之日。"此时万物生长,干净明亮,故称清明。“清明节和寒食节相隔一两天,或者重叠为一天。经过历史演变,清明和寒食几乎是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清明节的前两天。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寒食节也叫“无火节”。远古祖先认为火会衰老死亡,它是活着的。冬至以来,太阳为灵,旧火将死,新火将生。一百零五日后,禁火数日。据《礼记·礼记》记载,消防官在乡下摇木铎修火,为季春钻木生火。这是寒食节的人类学起源,很多原始民族都有盛大的生火仪式

在春秋时期,“无火节”变成了“寒食节”[S2/],以纪念晋文公著名的大臣桀桀退。据说,当晋文公和重耳被流放时,臣下曾解推割股来养活他。晋文公回国后被分封,介子推不愿受赏,就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敬地求见介子推,但介子推仍然拒绝做官。晋文公释放了火烧山,并强迫介子现身。结果介子推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

晋文公铭记他的忠诚,将他葬在绵山,建了一个神龛,建了一座寺庙,并下令在介休去世的那天不准生火和吃冷食。解推死的那天,他没有生火做饭,而是想吃冷食寄托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是中国唯一以食物命名的节日。

从那以后,寒食节就开始了。到了唐朝,寒食节已经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没有火和冷的食物

那为什么不叫无火节,叫寒食节呢?其实寒食节真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无烟节,寒食节。那为什么叫寒食节呢?

这和古代人用火生活有关。你知道在古代生火不容易。起初,很久以后人们才使用打火石敲火。于是人们生了火之后,就不得不把火留着,把烧得通红的木炭埋在草灰里,这样炭火就不会熄灭了。当需要用火时,他们用易燃材料点燃,省去了每次钻木取火的麻烦。

这点小火要守一整年,直到第二年寒食节才彻底熄灭。这个火叫老火

等寒食过了,清明来了,我们再开始新的一把火。这个叫变火,这个火叫新火

古代的寒食节在清明节前持续三天,人们必须提前几天准备熟食。在这没有火的三天里,他们只能吃冷食,所以被称为寒食节。

冷食诗

唐宋时期非常重视寒食节。每年都有官员受邀入宫,当然还是吃冷食。当宴会在黄昏时散了,皇帝给他们新的火。所以唐宋诗词中也有不少与寒食节相关的作品。

唐代诗人韩逸写过一首诗《寒食记》:

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处处歌舞,落花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在皇家园林的柳树上。

夜幕降临了,宫殿里忙着点蜡烛,烟雾飘到了王子和侯爵的房子里。

你看,这首诗很清楚地描述了唐宫里给新火的习俗。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部关于这一习俗的纪录片。

宋代有苏轼。前面不是提到“换火”了吗?苏轼《送钱穆府临江仙》有句话“莫堵门改火,人间踏红尘”

当然,苏轼最出名的是两场寒食雨[/s2/]:

一个

自从我来到黄州,我已经吃了三顿冷饭。

珍惜春天,想要留住春天,把春天从自我管理到没有人后悔。

这一年还遭受连续阴雨,整整两个月,气候萧瑟如秋。

独自躺在床上,听着雨哒哒的,羞红般的花瓣像雪花一样落入泥里。

造物主偷偷地把美丽的海棠带了回来,夜雨真的有魔力。

海棠花就像一个生病的少年,治好了,头发就老了。

其次,

春江汹涌澎湃,仿佛要冲进门户,暴雨凶猛的攻击似乎不差。

我的小屋就像一艘渔船,笼罩在一片水云中。

空煮凉菜,破灶烧湿芦苇。

哪知这一日竟是寒食,却见乌鸦来烧剩下的纸钱。

皇帝的宫门有九层,深远而难返,远方的先人陵墓不可凭吊。

我只想学阮籍发出绝望的呼喊,但心灰意冷不愿重燃。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悲惨生活。“空煮凉菜破灶烧湿芦苇”,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冷的食物了。那天苦不堪言的苏轼先生借酒消愁,整个人越来越愁。这两首诗是他刚开始写作时写的,诗歌水平不能代表苏轼的最高水平。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