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谁(道教始祖老子生平简介)

2023-05-28 02:31:07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69 次0 评论

老子,本姓李名儿,字伯阳,或曰蜀伯阳,周春秋时期陈国Ku县人(史学界一般认为在今河南鹿邑县)。史书等记载,老子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后来道教尊他为始祖,称他为“王座老先生”。在唐代,他被认为是李的祖先。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核心是朴素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教,不言而教。政治上,讲究物极必反的道理。在修身方面,注重谦诚不与人争的修行,是道家双修的始祖。

老子的经典《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人物的一生

老子大约公元前571年(元年、鲁襄公二年、宋五年)生于陈古县。据史书记载,《老子费传》载,老子是李洱人,祖籍曲仁里,属楚。

老子的父亲老左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打宋朝时,老左在守卫彭城比德时被楚军的鱼石人射中背部,胸中五寸,不幸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奔逃。老左的家人在宋颖的帐篷里,有几个女仆,几十个将军和几十个警卫。突然,听说老左被杀,看到敌人如潮水般涌来,很多家庭都会赶着去保护老太太,打了就跑。

到了晚上,虽然追赶的人都不见了,老太太身边只剩下两个丫鬟和一个车夫。家将不敢阻拦,戴岳在黑暗中,慌不择路,沿着西南方向跑去。第二天拂晓,老太太和她的侍女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向村民们打听去宋都的路。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家只会知道应该往西,可我已经在南了。

一行四人围着小路走了七天,还是没有见到宋都城,却来到了项邑,陈。走着走着,老太太突然觉得肚子痛。原来她在7月份就怀孕了,老佐为信守了在你面前的承诺,怀着必胜的心尽快和他开战。此时老太太已是兵败如山倒,痛失丈夫,逃亡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惫,甚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丫鬟慌了,一家人就会停在路边,赶到村里找老婆婆。然而,片刻之后,大篷车内传来“哇哇哇”的叫声,一个早产的男婴诞生了。这是老左的儿子——老子。

我天生头弱,眉宽耳阔,明眸似深渊珠,鼻子双梁。因其耳朵长大,故名“勇”;因为他出生在庚寅年的虎年,他的邻居也叫他小李,意思是“小虎队”。因为江淮人把“猫”叫做“狸”,与“李二”同音。久而久之,老聃的小名“河狸”就成了大名“李二”,代代相传。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的哲学思想》一书中写道:老子,本名李明永,春秋末期楚古县曲仁里人。曾任周代图书馆长、图书管理员,是孔子的前身。有一次他出于礼貌问他。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老子进入周王室,任库务卿(掌管图书馆的官员)。在被推荐到周室工作之前,我跟昌总(尚荣)学过知识。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老子被甘简公免去藏室守史之职,出使鲁国。在鲁国襄党,他主持了一个朋友的葬礼,孔子帮助操办丧事。当时,孔子17岁,在老聃求人送礼。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15年、鲁昭公12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保存在藏室。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19年,鲁昭公16年),26岁的孔子在周拜访老子观光。

公元前516年(周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老子因掌管典籍被带到楚国,被革除司库之职,回乡居住。后赴秦,具体年代不详。

公元前501年(周十九年,鲁九年),51岁的孔子南下到老子的家乡向老子请教学问。

大约在公元前485年(周三十五年,十年),我看到了周朝的衰落,于是我离开了家乡,准备周游函谷关。镇守函谷关的大官人殷很崇拜老子,听说老子来到了函谷关,非常高兴。但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旅行,觉得可惜的时候,他就想办法留住老子。于是,殷对老子说:“你要出关就出关,但要留本。”老子听了这话,在汉沽呆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一本约5000字的书。据说这本书后来被传为《道德经》。然后,我骑着一头绿色的大奶牛走了。相传他退休后在史静(后改名为“老君山”)修行。

老君山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在公元前471年(周元王五年)死于秦国,享年101岁。《庄子·养生大师》有云:“死,秦失之,出于三。”胡适认为老子最多活了九十多岁。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丰元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皇轩辕;公元1013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嘉嘉老先生混入尚德皇帝。

纪念后代

太清宫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东五公里的太清宫镇东北角。这是一座供奉老子的寺庙。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颜夕八年(公元165年),原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祭拜老子,修建老子庙,立老子庙碑。陆毅太清宫于197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邑县古称“明路”、“苦源”、“真源”、“固阳”、“仙源”。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的生日。后人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举行庙会祭奠老子。2012年2月,鹿邑县被中国文联、中国人民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又称《道德经》或《道德经》,与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名著。有学者认为《老子》不是一时写的,是写给一个人的。本书共约5000字,分为上下两部分,共81章,上篇为《道经》37章,下篇为《德经》44章。该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和“德”:“道”既是宇宙自然之道,也是个人修行的方法。“德”不是通常的道德或美德,而是一个出家人应有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待人接物的方式。

《道德经》后来被命名。起初这本书叫《老子》,没有《道德经》的名字。它的完工日期过去有争议,但现在还不确定。但根据郭店1993年出土的一枚竹简《老子》的日期来看,其成书日期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正文以哲学意义上的“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但多以政治为主。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学,含义深刻,包容广泛。

道法自然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这个词在老子的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而老子的书的主题就是天道自然无为。道是混沌未分的初始状态,是安静的,是自我修正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万物之根。道往往无名,无为,无为。如水,不与万物争利,以弱胜强,是最高的善。

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看得到,听得到,握得住。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法则,人生的准则。儒家视天、地、人为“三才”,老子视道、天、地、人为“四大才”。“四大”在“三才”中加入了陶,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框架开启了一个极其崇高而富有想象力的思想空。道来自玄学,却贯穿玄学;而且在渗透的过程中,没有给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有余地,比如天帝。2500年前,老子的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有道家学说的基础上的伟大发明。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源和本体,创造并成就了天地万物。而陶成就世间万物,不是有意的,完全是无意的,完全是自然的。老子说:“人当师地,地当师天,天当师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鸣得意。自然是对道的状态和行为的描述,而不是除了道之外还有更实体的自然。“生而无所,行而无所依”,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才使之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用老子哲学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既是道的大德大用,也是统治世间万物的最根本的法则,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是所谓的“真理”。“自己不活,就能长生不老”“最后觉得自己不大,就能变大”,这是世间万物的道理。“夫独不争,故天下不能与之争”,“其身之后,先有之,而身外,则有之”,“因其无私,故能成私”,这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

“无为而治”既是道的运用和原则,也是“道学”,是武侯治国的根本手段和方法。所以“吾无为而民自上,吾宁静而民自上,吾无而民富,吾无欲而民简。”

文学成就

老子的文章具有文学性,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首先,《道德经》发挥了高度特定的文学社会作用,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们的各种现实关系,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各种正确认识。老子在这些方面成就斐然。

其次,老子在写作技巧上的成就。《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却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并贯穿始终,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文章写作技巧。老子的文学技巧可以概括如下:

一、文字简练,短小精悍,善于用三言四语生动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后人把《道德经》分成81章,每一章都有几个字,从80多个字到20个字都有。但又像一串八宝珠,一句不断错,中间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

第二,巧用比喻,巧用对偶。巧妙比喻如下:第五章“天地不仁万物”,第二十六章“重轻根,淡定浮躁”;巧妙运用对偶句,如第一章“万物之母是无名世界之始”,第二章“无为而无言之教”。每一句都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老子巧妙运用比喻和对偶的结果。

第三,老子的文章通俗易懂,不“含蓄”,但我们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中发现它的美。

第四,老子的文章善于用矛盾解释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造句时,他巧妙地用文字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如是否有同有异,善恶美丑,难易长短,上下高低,前后左右,真假强弱等等。

五、老子的文章是以感性的散文为主。从六经到百家争鸣,所有的文章都是推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的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是独一无二的。

第六,老子讲求文采,一个道理往往是由几个同义词反复论证,然后因语短而长进,清晰明了,不重复;老子要文章的形式从其内容来看并不是“文章必先取制”;老子的文章,不求驱动空和细腻,而是以事实为依据,叙述讨论,恰当备注。《道德经》八十一章自始至终呼应清晰,不混乱,体现了结构服从主题的表现。

道教创始人

老子在道教中被视为老先生的化身,被尊为道教始祖,被称为太清道德神。道教把《老子》这本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主要的宗教经典。在汉代道教中,老子是仅次于西王母的“上等人”。孔子带领弟子拜见老先生,“得道受书”,从此不再受北方鬼官的考验,升到了仙界。报道称,老子“长九尺,黄,有喙,隆鼻,眉长五寸,耳长七寸”。在许多道观的三清殿里,供奉着玉清、清灵宝、太清道德三神。其中,太老君的雕像生活在元始神的右侧,手持蒲扇,生活在罗达天堂的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的神之一”。《游龙传》载“故老君师往陈余大道,大道君亦元初佛弟子。”

道教标榜老子和道德经,是因为道教自身和三教对抗形势的需要。因为道教的思想理论渊源是“杂而多面”的,需要像《道德经》中那样用“道”来概括。老子的长寿思想和传说中老子的长寿(“百人六十岁以上,或二百岁以上,亦以其修道而修寿”)与道教修仙的目的是一致的。秦汉以后,老子被尊为圣人,备受尊崇。汉初与黄帝并列,统称“黄老”,地位极高。在三教对抗中,拜老子有助于道教与佛、儒抗衡。

历史评估[/s2/]

孔子:“鸟,我知道它们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泳;野兽,我知道它会走路。步行者可以是无用的,游泳者可以是尼龙的,飞行者可以是笨拙的。至于龙,我不知道,它带着风云上天了。我今天看到老子了,他还是邪恶的!"

司马迁:“老子的贵道是虚无的,他的文笔是微妙的,难以理解的,因为他应对变化和无为。”

杨雄:“我必须接受我所说的关于道德的话。”说到仁义,我是绝对不会学礼仪的。我别无选择,只能听。"

韩愈:“老子小仁义不灭,眼小。”

朱:“老子的技术必须在家里非常稳定,他才能做到;如果你觉得不方便,你就不会去做。"

林:“老子若称之为无为而治,则不争胜,非依吾书也。不同的是,那些特别刺激世人的话,有时太过刺耳。”

王夫之:“世上说道的人招惹庸俗,反之亦然,这是不公平的;偶尔看到开心,就不会过;凿智而数之,不祥也。三者之失,老子是两者。"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