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儒家五常指的是什么(仁义礼智信具体讲的是什么)

2023-05-27 03:13:29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61 次0 评论

孔子说要仁政,孟子说要取义。“仁”和“义”是儒家的核心概念。

“五常”一词不是在先秦时期提出的,而是在西汉时期最终形成,最终由总结孔孟思想的大思想家董仲舒确立,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之一。

第一:仁

“仁”是儒家道德的基础,是孔子提出来的。“仁者爱人”,“仁”就是在单个人旁边加一个“二”。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爱别人”就是互相关心,这就是“和”。“仁即赦”,仁即赦,什么是赦,“心”字的最下面有一个“如”字。你的心和我的一样,我的心也和你的一样。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相互理解包容,这样才算和谐。孔子把“恕”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如何看待「仁」?孟子说:“人皆有隐心”,“隐心也是仁者”。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痛苦时,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这就是“仁”的表现可见,“仁”来源于内心的善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道德修养。“仁”如果对外表现出来,就是“义”。

第二:义

子曰:“不按义而行,则勇矣。”可见,“义”就是要“行”,就是要勇敢。通过行为表现出“仁”的道德,这叫义。“义”的行为就是“义举”;为“义”而战,就是正义之战;为义而死的行为,叫做“壮烈牺牲”。只有仁义没有仁义的内在思想,才是假仁、虚伪或者可能是麻木不仁。

孟子说:“人皆有耻恶之心”,“耻恶之心亦正”。每个人都有羞耻感。“知耻而后勇”是义的开始。当我们看到弱者时,我们想帮助他,但我们只是认为不行。我们帮助他了吗?帮助就是“义”。我们看到有人作恶,欺负别人,路不平就想管,是吗?管理就是“义”。原来“义”是一种内在道德的外化行为。

第三:礼貌

“礼”的本义是祭祀神和祖先的仪式。延伸到规则和道德规范,孔子一生“克己复礼”。

孟子说:“人皆有敬之心”,“敬也是礼”。我们崇拜的当然是神灵和祖先,我们的内心是真诚和尊敬的。这种“敬心”也是尊重,这就是“礼”。

礼就是尊重。比如在一个公司,我们尊重领导,所以要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这就是为什么“礼”引申为规则。

把“礼”只理解为尊重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儒家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礼”其实就是相互尊重。如果你尊重我,我也会尊重你;如果你不尊重我,我就给你点颜色,让你知道什么是规则。规则不是对一个人有约束力,而是需要所有人遵守的。

“礼”也是内在的,尊重不尊重只有自己知道。“礼”的表现叫“器”,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也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我们在祭神祭祖的时候,内心的敬意是一种仪式,举行的仪式叫“礼”,所以礼仪是一起用的。

第四:智慧

智是指智慧,是对仁、义、礼的正确理解。

孟子说:“人皆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也有智”。“是”是对的,“不是”是错的,“是非”是“智慧”的本源,是道德判断的能力。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你觉得现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美好的?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很难说。分辨真、善、美、假、丑、丑是需要智慧和时间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先见之明。

第五:信

“信”是“人”的“字”。它的本义是真理,引申为真诚、诚实、守信、信任。

子曰:“人无信不立。”曾子经常提醒自己:“交朋友不要信?”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会远离那些不靠谱,满口谎言,欺上瞒下,口是心非,欺上瞒下的小人?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