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24节气的顺序(它是如何命名的)

2023-05-25 19:35:49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100 次0 评论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排列

早在《史记》这本书里就有阴阳、四季、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然而,邓萍在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法,真正确定了24个节气的天文位置。

商朝时期,中国只有四个节气,即根据土圭测得的日晷,将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至”或较晚的冬至,将日影最短的一天定为较晚的夏至,将春秋两季昼夜长短相同的日子定为“春分”和“秋分”,这是早期四个节气的划分。

周朝发展为八节气,直到秦汉时期才完全确定为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从0度开始沿黄河经度每15度运行的时间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有24个节气,分别是立春、下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草、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其中,表示由寒转夏的节气有:立春、春分、长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的是:雨、谷雨、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业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

另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四季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初霜这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结的现象,但实质上反映的是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惊吓和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蛰刺,预示着春天随着天空早雷和地下蛰虫的恢复而回归。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命名的?

“里”是一年四季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里”是四个节气的开始。立春、长夏、立秋、立冬也被称为“四季”。“李思”预示着天文季节的开始,就气候而言,仍处于最后一个季节。例如,初春的黄河流域仍然处于隆冬。

“之”的意思是极和最。夏至和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至和冬至的极致。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

“分”在这里是平均分配的意思。春分和秋分称为“平分”,意思是昼夜长短相等。

雨——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大。

刺痛——春雷的突然移动惊醒了土里冬眠的动物。此时气温迅速回升,春雷渐萌。

清明——意思是天气晴朗,空空气清新干净,逐渐变暖,植被茂盛。

谷雨——降雨量的增加对谷类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小满——指夏作物种子饱满,但尚未成熟,只是小而尚未饱满。

芒籽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夏播开始。

夏天热,夏天热,夏天热-夏天热意味着热。酷暑还不是最热的时候,酷暑才是最热的季节,酷暑是夏日即将结束的那一天。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冷,早晨植被上有露珠,凝结成白色。

寒露——气温降低,空气体有凝露,渐渐有了寒意。

初霜——天气越来越冷,下霜了。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了,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寒、严寒——天气越来越冷,小寒不是最冷,严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根据季节的不同,二十四节气可以分为几大类。

立春、春分、长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是八个节气。

象征气温变化的节气有五个:小暑、大暑、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的是:雨、谷雨、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业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