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谁(元代画家黄公望画的)

2023-06-07 00:31:21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49 次0 评论

黄:一山之外,万石生辉。

在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大气磅礴著称,反映了当时汴梁的风土人情,也是当年繁华的见证和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想排名,下一个是黄画的《富春》。

张择端是宫廷画师,而黄则是野中布衣。就绘画的传说而言,富春山居图绝对是绘画史上排名第一的,因为它在很久以前就被人为撕成了两块,现在一半在台湾省,一半在大陆,这不仅是一幅相隔两个世界的画,更是祖国统一希望的象征。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并列,地位之高可见一斑。这幅画是黄以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为对象所作。

富春江,流经桐庐县和富阳县的钱塘江的另一个名字,风景优美。在黄的作品中,山坡是水色的,峰峦是丘陵,山色是幽幽的,林木是秀丽的,山色是悠远的,使人心旷神怡。真是画中杰作。

黄的作者,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历史悠久,籍贯不详,但一般在江浙。主流观点认为他是常熟人,也有人说他是松江人,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人,但没有确切的证据。

他原名陆健,但刚成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于是随母亲改嫁,来到黄家。黄家虽富,但主人黄公无子,对新来的孩子十分疼爱,说:“黄早就是孩子了。”从此,他改名为黄很久了,从中可以看出,这个黄老爹是很期待他的。

他在这里接受了正规系统的教育,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绘画音乐和书法文章。按照传统文人的正常途径,黄肯定会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然而天下第一马背上的蒙古人却不把这个书生放在心上。建国40年,他们不取士,底层士子上升的通道被切断。很多满腹学问的才子,只能在勾栏洼寺混日子,比如写元曲、杂剧的文人。

他的愚蠢无可奈何。他成了官场中的低级官员。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元朝,汉人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得到提升是极其困难的。黄在这个底层干了近20年,却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吏,还因为上司的过错而锒铛入狱,很是可悲。

当他出狱时,他已经将近500岁了。他对自己的仕途彻底失望,开始四处游历,靠卖占卜、卖画为生,把命都扔在了路上。

黄虽然多才多艺,却被后人定义为画家。至于他是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历史上说法不一。但很多人说他50岁开始学画,出于不同的目的拜书画界传奇人物赵孟頫为师。

赵孟頫是元代的高官,书画造诣达到顶峰。如果黄是个绘画初学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向他学习。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黄当时在画坛也很有名气,他的画很受赵大师的推崇。所以说他50岁学画画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黄是在赵孟頫《千字文》之后写了一首诗的基础上,在赵孟頫受教育的:“当年,我见公饮酒,松雪斋中小学生。”但这是否能证明他是赵的弟子还不能确定,因为当时学书画的都得在赵孟頫面前叫学生。

略显诡异的是,61岁的他居然加入了全真教,成为了一名道士,与张三丰等人有了交集。也许是道家对自然的热爱,对山川的亲和,对养生的理念,让黄的心性契合,所以才刚刚入教。

黄最著名的画是《富春》,是他的好朋友郑勋写的,郑勋被称为无用的老师。他画这幅画的时候是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

为了画这幅画,他沿着河边走,戴着竹帽,穿着竹鞋,拿着麻纤维棍,走过河边的巨石和岩石,画了很多年。可惜他直到86岁去世才完成,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黄的未完成画作。

虽然这是一幅未完成的画,但它已经捕捉到了富春江的魅力。画中,河水潺潺,渔人晚归。山峦起伏,峰峦转折,河流肥沃,沙汀平坦,船只垂钓,野林畅游,山峦重叠,雾气蒙蒙,树木苍苍,亭台小桥美不胜收。

画中有苏东坡“山之长,云之乱,山之绿”的韵,有屈原“沧浪之水可容我缨”的神,有他心中故乡的美,有他对祖国山河的情。他把这些感情融入了这幅长卷,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永恒的杰作。

这幅画后来传到了明末著名收藏家吴宏宇手中。这吴大人自然爱不释手,视之为比生命还珍贵的珍宝。当他快死的时候,他让他的家人烧了它来埋葬。当他把它扔进火盆里准备燃烧时,他的侄子忍无可忍。他立刻把画拿了出来,但它已经被烧成了两截。

久而久之,由于历史原因,这部长卷被称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短节名为《余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当然也讲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从故宫盗走这幅画,途经天津、东北等地,最后流入民间的故事。

好在2011年,在两岸同仁的努力下,历经300多年,这幅被撕成两半的画终于被拼在一起,展示在人们面前,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

台湾省回归祖国怀抱是大势所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终将统一,余山图与无用师书终将合在富春名下,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黄的期待。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