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什么(郑和下西洋原版路线图)

2023-05-30 18:45:03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45 次0 评论

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30多个国家。

它不仅为人类树立了一座认识和征服海洋的丰碑,也为增进中非人民友谊和中外文化物资交流谱写了辉煌篇章。而且发展了海上导航定位技术,绘制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为海洋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和(1371 ~ 1433)生于云南昆阳(今普宁县),回族。原名马,名何,字三宝()。

12岁时,他进入皇宫当侍者,后来被送给燕王朱迪。文健元年(1399年)七月,朱迪出发打“靖南”。因三宝在事件中有立功表现,被提升为内宫太监,赐姓郑,又称三宝太监。

公元1405年六月,皇帝命郑和、王景弘下西洋。其目的在《明朝郑和传》中有记载:“成祖疑惠帝死于海外,欲追述之,欲在异国炫耀其军队,以示中国之富强”。

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 ~ 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南海诸岛到达西方各国。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服役,同年冬起航。结束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二日,途经占城、暹罗、曼次嘉、酒钢、苏曼塔、锡兰、古里、南五里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十三日奉诏,冬末起航,至永乐七年(1409年)夏末结束,途经占城、暹罗、同里、瓜哇、曼次加、锡兰、盖尔、克孜、古里、南五里等国家和地区。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1409年),奉圣旨,十二月起航。永乐九年(1411年)6月16日结束,途经占城、暹罗、同里、瓜哇、曼茨加、阿鲁、苏门安塞、锡兰、甘巴里、小谷伦、克孜等地。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年(1412年)十一月十五日上谕;永乐十一年(1413年)三月出航;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八日结束,途经占城、彭亨、瓜瓦、曼茨加、阿鲁、吉兰丹、锡兰、克孜、古里、尤山等地。

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十日上谕;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季出航;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结束,途经占城、瓜哇、坦尼、彭亨、曼茨加、锡兰、沙里湾泥、克孜、古里、沙里湾。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1421年)奉诏,同年春起航。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十八日结束,途经占城,逼罗、曼次加、邦哥刺、锡兰、克孜、、古里、祖法尔、阿丹、、木古都,等等。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六月九日(1430年)受任,十二月九日(1431年)起航,七月六日(1433年)结束,途经占城、暹罗、瓜瓦、曼茨加、苏门安塞、邦哥、锡兰、小格伦、邦哥。

郑和航海图原名《紫宝船厂从龙江关航行到外国》,后人按习俗常称之为《郑和航海图》。这幅图是郑和下西洋的记录,作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之间。

原图从右至左为手卷,毛收到《吴备志》240卷后改为书体,共24页,其中毛序1篇,图20页,《漂洋过海领星宿》2页(四),还有空空白页。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地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地图具体制作时间不详。据说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后所作,所有出国的官兵都驻扎在南京。

当时,明宣宗朱瞻基正打算再次下西洋。另外,他停顿了很久,有时间整理。于是,他全面梳理了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行情况,绘制了下西洋全图,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集体编撰。

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张地图绘制的航线与郑和下西洋主力舰队的航线一致,可能是第七次下西洋之后的作品,但绘制时间应该不会晚于15世纪中叶。

地图上画的基本路线是从南京出发,沿河而下。出海后沿海岸南下,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岸,穿过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到达滑山国(今马尔代夫)。这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穿越印度洋到非洲东海岸;

另一个穿过阿拉伯从刘珊到胡鲁毛斯。山脉、岛屿、桥梁、修道院、城市等地标。都是以中国的立体山水画形式绘制,直观,导航时容易识别。

面向各大国家和州、县、卫生院、研究所、巡防部门等。,它们都标有方框,以示其重要性。地图上登记的地名有530多个,包括亚非海岸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往返路线50多条,路线旁边标注的针道、编号等导航定位数据更实用。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船只的航行经验丰富,航海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水平。

1.突出显示与导航相关的元素。此图为风景图,属于针道图系,专门用于航海,所以突出了航海图的特点。这个图中显示的内容元素都是为了导航的需要。

一、突出导航的针道(航向)和号(范围);第二,为了满足定位和导航的需要,将所有明显的目标绘制成场景图,便于识别和定位。三是用文字说明转折的位置和探空定位的深度,以及表示卫星的数据。这些是确保安全航行的基本要素。

2.不同的地图反映了不同的导航需求。比如南京到太仓的航区是内河航行,需要沿河不断改变航向,所以地图上没有标明针道和表数。因为定位导航主要是基于两岸的地标,所以地图上对两岸的地形地貌都有特别详细的描述。

再比如从太仓到苏门答腊乃至印度半岛的东西海岸,主要是沿海和近海航行。除了通过指南针导航,它还可以瞄准山脉和岛屿。

所以地图上有明显的山峰和地物,在主要航线上标注针位置和更多的描述,以保证航行安全。由于从刘珊郡到葫芦茅斯的航线是远洋航行,所以图幅上不仅标明了基本的针航线,还增加了前导星的数据,方便天文导航的使用。

3.地图的布局以路线为中心。郑和航海图上的方位不是从上到下画的,主要是以航线为依据。整个路线从右到左都是连贯的。因为这些线原来的朝向不一样,所以地图的朝向也不一样。

比如南靖到太仓的路线本来是从西向东,但是在地图上是从右向左画的,地图的方位就变成了右西左东,上南下北;再比如,离开长江口后的大陆沿海航线,基本都是由北向南。

但是地图上的路线还是从右向左画的,所以地图的方位就变成了正北左南,上西下东。这样画出来的海图,虽然方位不统一,但在航海中很好用。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其编队规模、调查区域和技术水平在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

郑和船队的航海家和测量员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测绘技术。航海图和航行中横渡大洋的海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好的航海地图集。

其定位手段和高精度也是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可见,郑和下西洋和航海图为海洋测绘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国海洋测绘登上了世界之巅。

积累的海洋测绘数据。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每一次远航,他率领200多艘大大小小的海船,物资、货运、战舰齐全,人员27800多人。他利用季风和水文气象学的定律穿越海洋。

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航行中,测量了许多航线的航向和航程,在主航道及其附近测量了许多礁、滩、山和水势。

在郑和航海图中,石星和石塘(即中沙群岛)用不规则的大圆和小圆表示,以区别于小圆所代表的浅沙。这是最早确定中沙群岛性质的记录,也是最早代表水下礁石和沙滩的传说。

郑和船队还在国外进行了小编队活动,勘测了许多新航线,获得了大量测绘数据。在北印度洋和重要的沿海地点,还测量了星星露出水面的高度,这有助于航行安全和测绘数据的积累。

发展了海上定位技术。郑和下西洋时,综合运用越洋引星、景物与地标匹配、推算航程、测量水深等方法确定船位,提高了海上定位的精度,不仅继承了历代海上定位定向方法,而且发展了海上导航定位技术。

隔海凝视,即海上天文导航,是通过从水上天线观察星体(主要是北极星)的高度,确定船舶地理位置由北向南的变化,引导船舶穿越广阔海域的一种天文导航方法。郑和航海图配有四张越洋引星图,每张图中间有一个长方框。

它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帆船被画在画框里。引路星的星星按大致方位画在框外,标有星名和索引。有的星星用直线与边框边缘相连,可能是当时led的星星。长框右侧有图片名称和文字说明,内容与框边标注的基本一致。

越洋星四图具体说明了越洋星往返于苏曼塔与锡兰山、古里与葫芦茅斯之间的数据。最常用的北极星(明代小熊座阿尔法星),即北极星,因为其水高和出没时间不受季节影响,所以用得最多。

另外,小熊座经常用β和γ的天篷,在赤道附近和南半球航行时看不到北极星,就用天篷代替。根据陆地目标判断船位是古代沿海航行中常用的方法。

在郑和航海图中,南京到太仓的航线并没有用针标出,而是示意性地标出了航线两侧用于定位的地标轮廓。全图显示该段最为详细,其次是中国东南沿海,以便根据显著的地标和山形判断船的位置。

郑和船队也是用针位结合计数(航行里程),用水深泥沙计算(判断)船位。

创新地图绘制方法。古代航海图多以“图”与“经(或志)”相结合的方式绘制和使用。在郑和下西洋之前,虽然有海上交通图、海外地图、水文地图、航道图等。,它们都需要根据书面说明用于导航。

从元代遗留下来的水路指南图来看,地图上只有海岸线、河流入海口、地名和岛屿名称,与古代地图没有明显区别。

郑和航海图除了地图的主要内容外,还将针位、表号、水深、卫星数据、航行注意事项等航海数据集成在一张地图上,一目了然。虽然在比例和方向上有所失真,但不需要图形和文字的配合,也可以通过地图进行导航。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史上的一次创新。

行使了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时,通过南海诸岛去西方国家。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图将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版图。

在郑和航海图上,明确标注了始兴石塘、石塘、万盛石塘屿的名称和相对位置,即中沙、西沙、南沙群岛。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纪念郑和船队在南海诸岛的活动,中国政府将西沙群岛西侧的岛群命名为永乐群岛,东侧的岛群命名为宣德群岛。

郑和及其随行人员,连同其相关的史晋卿、梁、杨信等名字,也出现在南海部分岛礁、沙洲的名称中,如郑和礁、殷清群礁、费信岛、岛、晋卿岛、礁、杨新沙洲等。1983年4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南海诸岛的一些标准地名,并保留了这些与郑和船队有关的名称。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