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传奇知识网 - 一个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龙门石窟在哪个省(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2023-05-27 13:43:33投稿人 : yq4qlskj围观 : 51 次0 评论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南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峭壁之间。因这里东西两山相对,伊水从中间流过,形似门阙,故史称“伊阙”,杨迪迁都洛阳后,改称“龙门”。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石雕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朝、北宋,其中北魏、唐朝大规模修建,历时150余年。这两座山上有2345个洞穴和壁龛,2800多个铭文,40多个宝塔和10多万个雕像。其中北魏时期的窑洞占30%,唐朝时期的窑洞占60%,其他时期的窑洞占10%。

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风尚。至今,石窟中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宗教、艺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实物资料,堪称大型石雕艺术博物馆。

游龙门山脚下,仰视。这座大山雄伟壮观。踏在陡峭的石阶上,感觉自己渐渐穿越隧道,步入了相隔几千年的北魏和盛唐。

唐她那尊龛

(1)千禧寺:它是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型洞穴,雕刻于唐高宗初年。洞里的雕像是一个佛,两个弟子,两个菩萨和两个天王。阿弥陀佛主像坐在中间,身体各部位匀称,面部丰满,挺胸,表情安静慈祥。观音两侧,总的趋势是菩萨身体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是温雅而安静。

汤浅溪寺

点评:千玺殿中的造像,拉开了盛唐时期丰富典雅的雕塑风格的序幕。

②宾阳三窟:是龙门石窟西山北部的一个大型石窟群,由三个洞窟组成,统称宾阳三窟。这三个洞窟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开凿,至郑光晓明四年(523年)止,历时24年。其中宾阳中洞是北魏袁珂为纪念洪和皇后而建的洞窟之一。

北魏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的洞顶呈穹顶状,像蒙古蒙古包的顶部,上面雕有莲花宝盖,并雕有十首歌伎乐在风中飞舞,供养天人。地面雕刻着精致的大朵荷花,四周是荷花花瓣、水波纹等装饰图案,宛如一张奢华舒适的地毯。这种形式自然让人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尼的雕刻手法,不同于北魏鲜卑族拓跋固有的粗犷豪放风格。而是吸收了中原汉文化的元素和当时南朝流行的“瘦而帅”的风尚,在迁都洛阳后形成了佛教雕塑“秀骨清象”的艺术形式。

洞主佛童,身高8.4米,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眉毛稀疏,嘴角上翘,神态温和,神态优雅。云冈石窟的双颈挂袈裟和右肩袈裟已经去掉了服饰,改成了中原赞美带的形式。礼服的下半部分被雕刻成羊肠图案,拖在基座的前面,一层一层地折叠起来。这种雕刻风格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北魏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和民族化。此外,主佛释迦牟尼两侧分别刻有两个弟子和两个菩萨,南北两壁为一佛两菩萨。菩萨的脸也比较瘦,略长,衣纹叠得有规律,密密麻麻。

这种雕塑手法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是北魏孝文帝袁弘迁都洛阳后推行的一系列汉化政策的体现。

北魏宾阳中洞

宾阳中央洞门前壁下层两侧有一大片浮雕。北面有孝文帝及其侍从拜佛图,南面有赵文皇后及其妃子拜佛图。这两件作品精美绝伦,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北魏孝文帝及其侍从拜佛。

北魏赵文与葬妃图

1978年,宾阳中洞清代建造的砖门被拆除,北魏时期雕琢的天王像出现在人们面前。分别是洞前走廊两面墙上雕刻的三头四臂因陀罗王和四头四臂梵天王。

“一阙佛龛”的碑文是由唐太宗的石钟书书写,由中央官员、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是唐代楷书艺术的瑰宝。碑文主要记述了唐太宗的第四子王太,为其母文德皇后氏之死作出了贡献。需要注意的是,此碑原是北魏在宾阳中洞雕刻的洞碑。为了省钱,李泰命令工匠磨掉原来的铭文,重新雕刻成唐碑。

唐义阙佛龛碑

宾阳南洞是唐初在未完成的北魏基础上发掘的。所以在雕塑艺术上,继承了北魏的浑厚遗风,营造了盛唐活泼生动的氛围。洞内有许多壁龛,包括唐太宗贞观年间的19个碑刻。

点评:宾阳三窟是见证北魏兴衰的皇家石窟。其中宾阳中洞雕塑雄伟,是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洞窟,在我国佛教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③崖上三佛龛:是龙门石窟西山北麓一座未完工的摩崖造像。崖上有三尊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像,以弥勒佛为中心,左右两结为坐佛。这种以弥勒佛为主要造像的“三佛”题材,在中国石窟中十分罕见。

考证表明,该洞为武则天皇后为建立武周政权而挖,以制造佛教神学舆论,并宣称武则天为弥勒佛,以助稳定政权。它是在吴周时期,也就是690年左右挖的。后来,由于宰相张喜安策动的“宣武门政变”,该洞穴在唐中宗恢复后立即被废弃。因此,洞穴中的雕像只是粗糙的。

梧州摩崖三佛龛

④万佛洞:是盛唐时期在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发掘的一个洞穴。该洞因洞壁上雕刻有15000尊小佛像而得名。石窟顶部莲花周围,有碑文:“建成于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内道场有大监姚神标、智云禅师塑像一万五千尊”。它表明,这个洞穴完成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680年,以及主人的名字和雕像的数量。

唐生万佛洞

主墙雕有阿弥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塑像。阿弥陀佛主的雕刻手法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肥为美的审美风尚。主佛坐在带腰封的八角莲花座上,宝座的腰封上雕刻着四个肌肉突出的钻石重力像。主背景灯上方高浮雕有五十四朵莲花,莲花上坐着姿态各异的菩萨或食客,表情各异,体态优美。

万佛洞音乐人

南北壁上雕有千佛洞,千佛洞中央雕有优填王龛,南北壁下部雕有舞妓、乐师,十二人持蟋蟀、锣、羯鼓,衣袂飘场,载歌载舞。洞顶碑文外侧刻的是一个手拿水果,手舞凌空的飞天。

唐生万佛洞顶部

佛洞与洞群形象的雕塑,通体生辉,相映成趣,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示了佛国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营造出一派人人成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歌舞升平的景象。

万佛洞入口外两侧雕有两只狮子。龙门石窟中最大、最精美的两只守护狮,原雕刻在南北壁上,上世纪30年代被盗。北墙上的狮子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州尼尔森美术馆,南墙上的狮子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洞门外南壁上部雕有一尊观音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众多菩萨中的精品,也是唐代雕刻观音菩萨的代表作《东方维纳斯》。菩萨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呈“S”形。整个姿势非常优雅端庄。京剧大师梅兰芳早年游龙门时,被其美丽的形象所吸引,大加赞赏。经过艺术加工,她成功地运用到了洛神身上。

万佛洞外的唐代观音菩萨像

点评:从整体布局和规模来看,万佛洞显示了唐朝的繁荣昌盛。

⑤莲花洞:是北魏晚期在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发掘的一个洞穴。该洞因洞顶雕有一株保存完好的直径3米多的大莲花而得名。巨莲被六个飞体环绕,身材娇嫩,任人唯亲。

北魏莲花洞

洞内造了一尊佛和两个弟子,两人都是站立的姿势,是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学的形象。主佛采用高浮雕技法,两侧弟子叶佳、阿难采用浅浮雕技法,形成鲜明对比。在左边,叶佳穿着厚重的袈裟,在右边,他拿着一把张西,露出了他的肋骨。他的头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并被凿开,现在他被收藏在法国吉美博物馆。

洞的南壁上排列着许多壁龛,壁龛构图精美,故事表现了文殊和维摩诘关于坐的争论,以及佛祖大典的形象。在壁龛门楣的细节中,有艺妓、天妃和菩萨。云纹、草卷、宝花等线雕或浅浮雕。这些佛龛雕刻精美,种类繁多,其中帘龛是中国民间绘画和外国佛教文化的结合,成为中国独特的佛教雕刻艺术形式。

在莲花洞外的左上方,我们游客可以看到“一阙”二字。这个碑文是明代河南巡抚赵炎写的,不是北魏的。

北魏莲花洞外明代“一阙”碑刻

⑥娇娇弥勒佛造像龛:是位于龙门石窟西山中南部魏子洞与破窑之间悬崖上的佛教龛,造像为一弥勒佛和二菩萨。这是龙门石窟中最早的壁龛,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弘迁都洛阳(494年)之前开凿的。堪称伊阙石窟壁龛造像的鼻祖,所造造像均具有浓郁的犍陀罗艺术风格。这个壁龛的背光雕刻着男孩和艺妓音乐家的形象。可惜弥勒佛头像早年被盗,下落不明。

北魏娇娇弥勒佛造像龛

⑦奉先寺:原名“鲁大社那翔龛”,是龙门石窟中发掘的最大一组摩崖造像,位于西山中南部。据佛座北侧“大芦舍那佛龛故事”记载,“大皇帝建筑,还享三岁武则天二万捐”。说明大佛祠是由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亲自管理的皇家雕塑工程,完成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六七五年。

唐她那尊龛

整个大佛龛南北宽34米,深38米,围绕北、西、南三面墙壁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壮士九尊塑像。高17.14米,头4米,耳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最精美的佛像。

卢谢娜的头

卢舍那是佛陀释迦牟尼智慧的化身。卢舍那意为清净圆满,是佛陀展现德行的理想体现。佛陀面容饱满,眉如月牙,目光向下,慈祥端庄,睿智清明,形象生动逼真,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佛像,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卢舍那佛

左边,头破血流的叶佳,依然表现出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和尚形象;右边,浓眉细眼的阿难,年轻、睿智、虔诚、宽厚,展现了一个智慧少年的形象。两位菩萨华丽的衣衫,端庄矜持的表情,严肃威武有力的天王形象,力士刚毅勇敢暴戾的性格,无畏奉献的俗世鬼神,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奉先寺的天王像

点评:奉先寺鲁大佘娜塑像龛的雕塑,不仅是盛唐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也是盛唐这个大时代的象征。同时,它是人类艺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⑧方子洞: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南麓,历时200年。该洞始建于北魏晚期,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洞内主佛、弟子、菩萨及洞外力士、莲花柱均为北齐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它是龙门石窟中唯一有北齐造像的大型洞窟。

北齐方耀洞

治疗疟疾、恶心、苦恼、解渴、瘟疫等的药方有140多种。刻于唐初,是我国石窟中最早的石刻药方,是研究古代中医的重要资料。其中有95个方子被北宋初年日本学者丹伯康莱收入《医心方》,称为“龙门方”。

⑨古阳洞: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南麓,是最早、最丰富、最精美的北魏石窟。是北魏孝文帝十七年,也就是493年迁都洛阳前后所掘。是北魏皇室贵族许愿造像、祈福消灾最集中的洞穴。

北魏的谷阳洞

古阳洞从四壁到洞顶有琳琅满目的小龛,两壁有计划地雕刻三排龛,有精美的拱门和丰富的背光佛像,图案和装饰丰富。飞如轻姿,凌空飞;支持者的姿态虔诚、审慎、生动。

谷阳洞

龙门石窟东、西山碑刻2800余处,古阳洞碑刻800余处。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指的是从龙门石窟众多碑刻中选出的20篇北魏碑刻。其中19个在古阳洞,还有一个在慈香窑。

谷阳洞

龙门二十品,字体规整大方,气势浑厚古朴,久为中外书法家所称道,是汉晋隋唐间的奇葩。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盛赞龙门二十品的“尽善尽美”,并极力主张全社会都要用渭北体写作。

谷阳洞

尊敬的周恩来总理1973年10月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龙门石窟,看到宾阳洞小卖部书摊上出售的《龙门二十品》拓片,十分喜爱。因为书记给不出500元钱,龙门二十品的拓片最后也没买到。

固阳洞龙门二十品之一拓片

说起北魏的古阳洞,它在清末民国还有个名字叫老君洞。为什么佛教洞窟成为道教洞窟的名称?

这与1901年农历九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参观龙门石窟有关。在谷阳洞,慈禧看到洞主壁上的主佛释迦牟尼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下令将这尊佛像整修成太上老君像。为什么“老佛爷”要把这尊佛像翻新成一个隆重的老先生?“庚子事变”西逃Xi安期间,多次在八仙宫听道士讲解真谛,对太上老君十分恭敬。

这座加在佛洞里的太上老君像,是当时的河南政府根据慈禧太后的圣旨重新修缮的,一直保存到50年代。后来古阳洞整修的时候,这个泥塑彩绘老君像被拆了。

点评:谷阳洞的佛龛以其精湛的雕刻和艺术达到了北魏的巅峰,尤其是装饰艺术和渭北风格的书法艺术。

固阳洞龙门二十品之一

⑩石窟寺:是龙门石窟西山南麓的一处北魏时期的石窟。这个洞穴是在北魏孝明皇帝徐苑时期(516-528)挖掘的。洞内雕刻十分丰富,主龛两侧有菩提树,角落有支架,极为精美。北墙和南墙的下部各雕刻有一幅佛陀仪式的图画。自从宾阳中洞的“娘娘佛礼”被盗后,这两幅图成为龙门石窟唯一完整的一幅佛礼图。

北魏石窟寺的佛礼

(11)极南洞:是龙门石窟西山最南端的一个洞穴。它开凿于吴周时期(684 ~ 704年),佛坐于洞下,技法简单明快,形象能彰显个性。洞口外北侧,力士坚毅勇敢,胸肌腹肌突出,动感十足;在洞外,他以优雅端庄的姿态侍候菩萨。

五洲记董楠施立

(12)阚精寺:是龙门石窟东山石窟中最大的石窟。该洞穴位于万佛谷的北侧,发掘于吴州至唐玄宗时期。洞北、东、南三壁下部浮雕的二十九尊罗汉,是从摩诃叶到达摩二十九位天竺“祖师”的形象。每个人的个性都很鲜明,没有相似之处。此外,洞顶雕有一口莲藻井,其上浮雕飞舞,人物丰富,衣袂飘动,给人一种按节奏起舞的美感。

五洲勘经寺

点评:堪舆寺的二十九尊栩栩如生的罗汉,是唐代石刻罗汉中最精美的一组。

坎靖寺当地

(13)千手千眼观音祠:是龙门石窟东山万佛谷东端悬崖上的形象祠。千手千眼观音是佛教密宗造像。刻于唐代中期,三只眼睛,十二臂。器身四周雕有千余只精致的玉手,掌中雕有一只眼睛,犹如一只骄傲的孔雀,十分美丽。

唐代千手千眼观音祠

内容提要:龙门石窟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雕刻艺术宝库。展示了北魏晚期至盛唐时期(493 ~ 907年)中国规模最大、最好的造型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石雕艺术的最高峰。

整个龙门石窟景区有很多景点,西山的禹王池,东山的擂鼓台第三窟,香山寺,宋江山庄,白居易陵园,龙门石窟博物馆,就不一一介绍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游览龙门石窟,追溯悠久的历史。

龙门石窟西山夜景全景景区。请横着看这幅画。

游览千年古都,定格醉生梦死的世界遗产风光与醉汉一起欣赏洛阳美景,拥抱烟火,保护世界遗产文化!

来源:传奇知识网,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